【過來人經驗?】打破「老掉牙」的職涯建議,走出自己的工作路徑
- Desk-one HK
- Aug 30
- 2 min read

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常常被灌輸各式各樣的「成功公式」,例如:工作不開心也要硬撐至少一年、找到熱情,才算找到職涯方向、職場就像爬梯子,要一路往上等等。
這些建議聽起來合理,卻未必真的適合所有人。當我們執著於遵循這些老規則,反而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—— 職涯應該是為了自己,而不是滿足別人期待。

1. 「至少撐滿一年」不一定是好事
傳統的說法是:即使工作不適合,也要忍耐一年,否則履歷上會「不好看」。但現實是:如果一份工作帶來的是長期消耗、焦慮,甚至讓你失去熱情,那麼提前離開,可能才是真正的勇敢選擇。你的時間和能量,值得投入在更對的地方。

2. 「追隨熱情」聽起來美好,但太抽象
「Follow your passion」是經典名言,但熱情不是一開始就清晰存在的,它往往是透過累積經驗、嘗試不同路徑才慢慢成形。
比起焦慮地尋找「唯一的熱情」,更實際的做法是去感受,什麼樣的工作狀態能讓你覺得充實?是完成一個專案後的成就感?還是與團隊合作的愉快氛圍?這些具體的「情緒需求」,比抽象的熱情更能幫你找到方向。

3. 職涯不必是線性「爬梯子」
過去的成功模式很單一,不斷升職加薪,才代表走在「正確的路上」。但現在的職涯越來越多樣化,有人成為自由工作者;有人選擇橫向轉換領域;有人在中途暫停腳步,重新定義目標。
所謂成功,不再只等於「更高的職位」,而是你能否擁有一種由自己定義的生活方式。

你的職涯建議,不該犧牲你的舒適感,應該因人而異、依自己需求調整。Desk-one 提供一個舒適、靈活的空間,陪你在思考與探索的過程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軌跡。真正的「成功」,或許就是在你回頭看時,能微笑著說:這一路自在而真實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