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書法研習班: 漸漸消失的春節傳統習俗



一年轉眼又過去,農曆新年眨眼又到來。新年要守的習俗很多,好像大掃除、派利是、穿新衣,還有張貼「揮春」。今時今日,揮春是方便地買回來、貼在牆上,但過去的揮春可是一件珍貴的墨寶。


揮春又稱為「春貼」, 起源大致離不開我們從少聽到關於「年」獸的故事。相傳凶殘的「年」獸看到貼在門上的紅紙,便會馬上逃走,因此成為農曆新年的傳統。

過年時的揮春,從樣式上大致有三種分別為「斗方」、「春條」以及「春聯」。 而「春條」就是我們平日最常見的四字吉語,寫上「新年進步」、「身體健康」等。


一般來說,揮春主要以端正的楷書為主,而四字或七字的春條和春聯則會使用楷書和行書。為何揮春多數選擇楷書?

因為楷書字體端正、工穩,寓意一年福氣圓滿、平穩。如果要挑選揮春,最好選用字體端庄,肥潤的書法,寓意來年家肥屋潤。


今時今日的揮春,款式五花八門,但與傳統揮春相比,卻少了一份味道。過去,古人親手寫上祝願和期望,揮春充滿著對來年的寄託,但今天還有多少人對揮春存有這種寄託?傳承不只是形式,更在於傳承文化的精神。

Desk-one溫室 X 築字室現舉辦農曆新年短期書法興趣班,由師承香港書法家華戈的導師教授,學習不同中國書法字體,練寫基本筆法並親手寫上新一年的願望及祝福。

如欲更多資訊或報名:

內容轉引於 故城.回憶:「牆上紅紙,揮春物語」, 1月 24, 2016 http://memorymacau.blogspot.hk/2016/01/blog-post_24.html

版權說明: 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,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文字和圖片作品的內容有誤,以及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與我們聯繫。


bottom of page